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我院八九级地质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邓军、八四级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朱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截至目前,研究生院已有4名毕业生当选院士。另外2位院士是:2009年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八七级博士研究生);2017年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七九级硕士、八五级博士研究生)。
校友邓军:
邓军,1958年1月出生,湖南常宁人,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9月至2019年3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邓军教授2002年1月至今任《现代地质》主编,2004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6年1月至今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9月至今任国际矿床成因学会(IAGOD)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2019年1月至今任《Ore Geology Reviews》副主编,2020年入选国际经济地质学会(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ists)会士。
邓军教授长期从事矿床学研究,立足胶东半岛和西南三江地区,开展古陆边缘和特提斯域成矿研究,在复合成矿系统理论、金矿成因和勘查预测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他揭示胶东巨量金来源和超常富集机理,提出新类型;创新性提出“复合成矿系统”模式,揭示复合造山成矿机理;创新矿床预测理论和勘查模型,指导深部找矿获重大突破。邓军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排名第一、二、二、七),排名第一的省部级一等奖3项;第一作者出版专著4部,主编国际期刊专辑3部;发表SCI论文225篇,入选爱思唯尔和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榜单。
校友朱敏:
朱敏,1965年10月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分别在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古脊椎所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法、德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科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伦敦林奈学会会士、《古脊椎动物学报》主编、Zoological Letters副主编、NI期刊eLife编委。
朱敏研究员主要从事古鱼类演化生物学研究,在解决生命演化中的若干重大难题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性成果,其中包括颌起源、硬骨鱼纲起源与演化、鱼类登陆等,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上发表论文16篇(含第一或通讯作者11篇),其他论著150余篇(部)。带领团队使早期脊椎动物研究水平居国际前列,相关内容被引入国外权威教科书。领衔研制的多套CT装置在古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应用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主持创建的“深骨”全球数据库已成为古脊椎动物领域物种数最全的平台。
朱敏研究员是国际知名的古鱼类演化生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瑞典皇家科学院阿特迪讲座的主讲嘉宾,主持IGCP491项目,领衔主办国际早期/低等脊椎动物研讨会,Nature与Science杂志5次发文评述其工作。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地球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