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发布时间:2020-12-09

  近期,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9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获奖名单,中国地质科学院吕庆田研究员等发表的论文—《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探测:概念与进展—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获此殊荣。“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入选论文的第一个条件是进入核心期刊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的论文,第二个条件是精品期刊的论文。该奖项标志着国家当年该学科领域最优秀的科研成果。

   

   《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探测:概念与进展—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为例》发表在《中国地质》2019年第四期,论文首先回顾了成矿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然后讨论了成矿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探测和识别方法,最后研究团队近年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的多尺度探测,讨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地壳结构和地球物理响应,并对成矿系统概念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文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成矿系统是由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所有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基本组成单元包括“源区”、“通道”和“场所”,每个组成单元都包括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2)矿床是成矿系统多尺度深部过程耦合在某一“点上”的“结果”。成矿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地壳和岩石圈地幔进行了强烈“改造”,留下各种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痕迹”,这些“痕迹”改变了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具有很好的可探测性;(3)基于长江中下游多尺度探测结果,提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源区”形成过程、控制岩浆/流体迁移的“通道”和物质沉淀场所的新认识;(4)在地学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成矿系统和基于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成矿预测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深反射地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下方为一巨型“鳄鱼嘴”构造,该构造由两组逆冲断裂组成,分别为“长江深断裂(CJF”和主逆冲断裂(MTF),一直延伸到中地壳(18 km 深),大致与地壳的脆型到韧性的转换带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