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北京大学共同建设。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地资源开发战略布局,助力破解深部探测技术瓶颈与矿产勘查理论难题,实验室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现面向国内外公开设立开放课题,资助紧密围绕本实验室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科研计划。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踊跃申请,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深地奥秘,挖掘矿产资源潜力,为推动我国深地与矿产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资助研究方向
方向一:深部结构探测与成矿背景
1.1岩石圈结构探测
1.2地幔结构成像
1.3深部结构演化与成矿耦合
1.4地壳变质变形与成矿控制
方向二:深部物质探测与成矿系统
2.1地壳物质架构与矿质聚集
2.2地幔过程与矿质富集
2.3跨圈层挥发份与矿质循环
2.4物质循环与成矿过程
2.5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
方向三:深部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
3.1区域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模型
3.2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3.3三维探测与矿体定位技术
3.4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技术
方向四:深部成矿预测与潜力评价
4.1深部资源潜力评价与智能预测
4.2深部矿产勘查与示范
4.3关键矿产勘查与示范
4.4矿产资源国情监测与综合评价
4.5资源安全评价与决策支持
4.6地学前沿分析研究
二、资助标准和时间
本年度设青年课题10项和重点课题2项,其中青年课题资助金额5万元至10万元/项,重点课题资助金额20万元至30万元/项。资助期限不超过2年。
三、申请条件
1.申请人须为国内地学类科研院所、高校、地勘单位的在职人员(含在站博士后),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经验。
2.课题申请人为非实验室的固定和流动人员。
3.青年课题申请人需满足,申请当年1月1日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
4.重点课题申请人需满足,具有高级职称,研究内容与本实验室有实质性合作,课题参与人须有本实验室科研骨干。
5. 每位申请人同期只能参与一项实验室开放课题,所承担的实验室开放课题未通过结题验收前,不得再次申请。
四、申请办法
可通过牵头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官网和公众号下载开放课题申报书模板,按照申报书内容完成填报,申报人及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并以“研究方向-申请人-课题名称”命名文件,发送Word版和签字盖章的PDF扫描版本各一份,至邮箱deepmine_lab@126.com,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17点(以邮件收到时间为准),逾期不再受理。
五、管理及考核办法
1.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评审、管理依据《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2.课题结题时,青年项目须在业界公认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重点项目须在业界公认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与课题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高水平论文,课题负责人应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3.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为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及其科研体系单位,或实验室共建单位北京大学,课题成果需以实验室为第一标注。
4.所有课题需以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资助,“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课题编号:[具体课题编号])”,非第一资助不予结题。格式:本课题得到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的资助(课题编号:×××)(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special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ep Earth and Mineral Exploration,No.×××)。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中国地质科学院
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海淀区皇后店东路,邮编:100094
联系人:栗 敏
电 话:010-86411614
E-mail:deepmine_lab@126.com
深地探测与矿产勘查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