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至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技术组组长毛景文院士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铬的重大需求,深入到准噶尔西缘开展铬铁矿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
毛景文院士听取了托里县唐巴勒-萨尔托海铬矿区勘查与研究进展汇报,并到野外实地踏勘考察,仔细察看岩心标本,与工作在一线的地勘人员深入交流当前勘查成果及存在的科技难题。他指出,我国铬铁矿以蛇绿岩为主岩的豆荚状类型为主,矿体规模小、找矿难度极大,尤其是托里县唐巴勒铬铁矿形成时代老,多期构造改造强烈,找矿难度更大;提出运用电磁法圈定蛇绿岩体,航重圈定找矿区块,地面重力寻找铬铁矿体;由于矿体通常连续性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密钻探网度。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新疆地矿局塔城地质大队在萨尔托海铬铁矿山周边开展地质调查和勘查,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构建了勘查新范式,先用“高磁低重”快速圈定基性-超基性岩体,再以“高磁中的低磁”精细定位矿体。毛院士肯定了他们的技术创新和找矿突破,并提出准噶尔西缘蛇绿岩带成矿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建议聚焦准噶尔西缘多条不同时代蛇绿岩带开展进一步研究,厘定铬铁矿成矿规律,优化找矿模式,持续开展先找岩体,逐步缩小靶区和开展矿体定位。并建议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浅覆盖区开展技术攻关,快速锁定小规模隐伏矿体,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接续期形成接续资源保障,切实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成效,筑牢国家铬资源安全防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经绥,自然资源部地勘司一级巡视员唐正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自治区地质局、新疆地勘管理中心,西藏地质二队,南京大学,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找矿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同事陪同调研并参加相关座谈和交流。
毛景文院士深入托里县买斯克孜勒东铬矿区调研
毛景文院士深入萨尔托海铬矿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