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地质》
作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唐菊兴等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地质出版社,2025年7月
图书介绍:西藏雄村特大型铜(金)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个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该专著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入研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查明了蚀变与矿化特征,确定了矿床类型属于斑岩型;通过含矿岩锆石 U-Pb和辉钼矿 Re-Os定年,精确厘定了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确定了矿床形成于早一中侏罗世,发育两期斑岩成矿作用;通过含矿斑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Pb-HI同位素研究,查明含矿斑岩形成于岛弧构造背景,来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通过矿石中金属硫化物S、P同位素以及脉石英H、O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幔源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型,提出了该矿床是与早一中侏罗世新特提斯洋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新认识;以岛弧型斑岩铜(金)成矿理论及其勘查模型为指导,勘查评价了雄村矿区1号、2号矿体,探获的“探明+控制+推断”类别金属资源量——铜238万吨、伴生金220吨、伴生银1094吨;通过总结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和勘查技术方法,在雄村矿集区圈定了A类找矿靶区3个、B类找矿靶区3个、C类找矿靶区1个并指出了区域找矿方向,评价了资源潜力,进一步认为雄村铜(金)矿集区的资源潜力——铜超过500万吨、伴生金超过500吨,具有成为千万吨级铜(金)资源基地的潜力。该专著对同类矿床的形成过程研究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可供矿床研究者、矿产勘查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二、《浑河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效应评价》
作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孟华君、张春山等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地质出版社,2024年12月
图书介绍:全书分为九章,共50余万字。该书从区域地质背景、浑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活动性、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浑河断裂地质灾害效应、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典型场地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建议、结论与建议八个方面,梳理了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发育特征,揭示了浑河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地表区域性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地裂缝、滑坡等)的控制作用,厘清了浑河断裂带及其诱发的滑坡、地裂缝对抚顺西露天矿等重大工程安全运营的影响机理、模式和灾害效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抚顺西露天矿停采闭坑、由采转治工程场景,重点分析了西露天矿北帮边坡未来失稳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