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星期一

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成矿构造背景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冰 发布时间:2025-02-24

青藏高原的隆升扩展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开展针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时空演化过程的研究可以检验现有高原生长模型,对恢复高原陆内“活化”区的变形过程、揭示高原东北部构造–气候–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最大的山间盆地,是国内盐类资源最为丰富的盆地。远离板块碰撞边界的柴达木盆地缘何发育有大规模深层卤水矿床?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如何影响和控制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深层卤水的成矿?这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冰副研究员、陈宣华研究员、王增振高级工程师联合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和美国内华达大学相关科研人员,应用野外构造解析、沉积与古水流分析、低温热年代学、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的构造解译等方法,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开展研究,以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卤水成矿的构造背景的制约。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构造地质学期刊《Tectonics》上,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青藏高原东北部经历了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中晚期两期叠加的陆内无序变形过程,致使柴达木盆地西部背斜褶皱的形成。

2.柴达木盆地周缘山系的准同步隆起使其自渐新世起由外流河水系转变为内流河水系,渐新世以来的多期干旱气候为卤水成矿提供了气候条件。

3.可可西里地区发育的大规模渐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的碰撞后岩浆活动所产生的热液含有大量的钾、锂等成矿物质,其经由东昆仑走滑逆冲断裂系统循环运移至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沉积中心并富集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