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发布时间:2025-01-02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王楠、刘治博、唐菊兴、宋扬、李宝龙、马旭东、闫徐坤、李志军、代晶晶、孙清飞
成果简介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铜、金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冈底斯成矿带空白区寻找新的铜金矿是青藏高原固体矿产勘查的难点。藏西北地区发育多旋回陆相火山岩,被视为寻找与大陆碰撞作用有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理想勘查区。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依托细致的野外调查,并创新应用勘查指针矿物学、高光谱遥感和非线性分析预测等技术方法,自然资源部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和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对陆相火山岩区开展了科学研判和钻探验证,新发现芒拉铜(金、银)矿,首孔揭露铜矿体累计视厚度137米,平均品位0.46%,伴生金品位0.06g/t,银品位2.04g/t;其中主矿体视厚度50米,铜品位为0.71%,伴生金和银品位为0.13g/t和2.94g/t。矿石矿物以硫砷铜矿、铜蓝、蓝辉铜矿、黄铜矿、黝铜矿和斑铜矿等为主。芒拉铜(金、银)矿是青藏高原首例中新世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的蚀变、矿化特征已过渡到斑岩型铜矿的黄铁绢英岩化带且仍有较好延伸,表明其保存了完整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前景。该矿床隐伏的厚大铜(金、银)矿体的发现,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项重要成果,显示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具有寻找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开辟了在中新世火山岩区寻找该类矿床的新方向。

图1 项目组人员在首孔施工位置合影

图2 芒拉铜(金、银)矿MLZK0001岩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