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发布时间:2017-04-08

2017年3月17日上午,南京大学聘任地质所杨经绥研究员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举行,聘任会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汝成院长主持。聘书由南京大学陈骏校长签署。 

  聘任会上,介绍了杨经绥研究员在蛇绿岩带中发现大量微粒金刚石、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的重要贡献,以及研究中国超高压变质带和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的创新成果。 

  聘任仪式结束后,杨经绥教授作了题为《罗布莎型金刚石:一个窥视深地幔的新窗口》的学术报告,地球科学系构造-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王勤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杨经绥在报告中,提出“我国西藏等地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的金刚石,不同于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和俯冲带变质成因的金刚石 是一种新的金刚石产出类型(杨经绥等,2014),建议命名为“罗布莎型金刚石”,以区别于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和超高压变质型金刚石。杨经绥的报告将蛇绿岩中金刚石和其他深地幔矿物的重要发现与深部地幔作用相结合,探讨了板块的俯冲深度,俯冲物质在深部发生的演变,新矿物组合在深部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如何经过地幔对流或地幔柱作用,最后在海底扩张脊出露地表的过程。并认为全球遍布的海底扩张脊是深俯冲物质循环的一个重要通道,其规模远大于金伯利岩,将成为研究深地幔作用的一个新窗口。

  该报告是杨经绥研究员和他的地幔研究中心团队近10余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报告引起在座师生的极大兴趣和反响,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